孩子在月子中心呆了二十五天,这无疑是她出生之后我最轻松的一段时间,毕竟大人小孩都有专人照料,包括我的一日三餐也有人按时送到。2月7号到了出月子中心的时间,她温伯伯开车来接着我们一家回家。白天正是她睡眠的时候,因为刚到家中要收拾各种,便没有唤醒她,任她呼呼大睡。天黑时分,她总算醒了,虽然才一个月大小,但对环境的敏锐度还是很强烈,似乎觉察到环境变化,马上变得躁动不安,开始大哭。在月子中心当惯了甩手掌柜,这一下可急坏了我,各种安抚都不得法。妻子马上求助月子中心的月嫂,得她指导后依旧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。月嫂解释说这是正常现象,大部分孩子回到家中都会这样,基本上一觉之后就会恢复正常。果然忙碌一夜之后,第二天白天孩子安静下来,又开始大睡。可是到了晚上,孩子又继续哭闹不睡,接连两天,熬得我和妻子精神疲惫。后面我便让妻子去休息,由我全权负责夜晚。

孩子出生之后在医院有护工照料,第一个月有月嫂照顾,回到家中我们才算真正开始照料孩子。以前总觉得这事不会太难,毕竟我们小时候条件那么差,父母都把我们抚大了。平时看其他人抚养孩子,也不觉得困难,不料亲自经历才知其中不易。于是我们四处寻求经验,各种说法都有,但最客观的当属“二月闹”的观点。说孩子到了二月份开始进入猛长期,对营养的需求增加,但自身分泌的消化酶跟不上,就会产生肠胀气、肠绞痛,因为难受所以睡不着觉就会哭闹。作为父母,应该时常帮助孩子做排气操,将孩子腹中的胀气排除,以减缓孩子的疼痛,等再过几个月,孩子的消化功能完善自然会好转。

回家第五天,因为要带孩子去打疫苗,我们便先去母婴店给孩子洗澡。洗澡的时候店家抚摸孩子的腹部,发现十分“硬”,说孩子肚子里的气没能顺利排除,孩子不舒服自然会哭闹。在交流中店家询问了我们的喂养情况,又让我们收获颇多。我们在月子中心的时候,月嫂给我们的建议是调奶粉时水温要控制在70度,这样调出来的味道是最好的,最适合孩子;如果喂母乳,就不需要拍嗝。母婴店的店家纠正了这些说法,她说不管孩子吃的是母乳还是奶粉,都需要拍嗝,同时喂养前一定要做排气操,甚至可以把排气操的频率提上来,除去刚喂奶之后的一段时间,其他时间段也可以多做,孩子肚子里没有气肚皮是软的,不会这么硬;调奶粉的水温还是要按奶粉厂家的建议来,不能把水温弄得太高,比如奶粉罐上建议的是55度,那么冬天可以加5度,夏天可以减5度,绝对不能用70度的水温。平时在家给孩子调奶粉喂养时,孩子都很排斥,一开始我们在抖音上搜索,大多都说是奶嘴的问题,孩子能分辨奶嘴,我们还特意买了仿真奶嘴,可是喂的时候依旧不吃,很有可能就是水温太高,将孩子烫着了,她自然会拒绝和排斥。

在孩子肚子胀气这件事上,我们真是交了很多智商税。奶嘴买了好几款,奶瓶也买了三个;又在抖音商家的推荐下买了胀气贴;又是在她睡觉的时候各种调换方向;最离谱的还是信迷信,找了“活神仙”画符不说,又说是回家的时候没有给老祖宗们烧纸报告喜讯……当然,我个人对于封建迷信是不相信的,但妻子很相信,她会找岳父岳母帮忙,而两位老人也是十分相信,又积极上心去做这些事。人在压力大的时候总想着找个途径来发泄压力,看着心力憔悴的妻子,我自然也不会太过于反对。

孩子胀气的问题解决后,睡眠日夜颠倒的问题也需要解决。总不能天天白天睡觉,晚上不睡!我是连着熬了几天夜,看着她从晚上一、两点一直玩到早上六、七点才睡。耍着消化就会变快,解手的频率就会很高,解手之后玩一会她又饿了,于是每天晚上我都在换尿不湿、陪她玩、喂奶中循环。晚上睡觉之后,白天就要补瞌睡,这样就影响正常作息和工作。于是我们下定决心给她调过来,白天不再任她睡觉,疯狂摇她,使出各种手段不让她睡觉。终于花了三天时间,将她的黑眼圈都熬出来之后,总算让她晚上睡觉,白天玩耍了。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,不知道是不是白天没让她睡好,晚上睡觉她就使劲睡,可以一口气睡六个小时,中间吃了奶又可以接着睡到饿。连着十几个小时的瞌睡后,白天她精神十足,没有一点困意,比如今天白天就从早上九点,一直玩到下午六点,中间就睡了半个小时,其他时间都是醒着的。不像其他孩子睡几个小时后吃了奶可以玩半个小时到一个多小时,然后才接着睡。只要她睡觉,不管你怎么翻滚她,或者给她换尿不湿等,她都可以安然的睡着。

这段时间我算深刻体会到养育孩子的不易,作为夫妻双方都应该全力以赴,不能把这件事全部甩给另一半,不能找借口说什么要工作之类的,必须担起责任多分担一下,只有这样夫妻两人才能轻松而不会觉得有太大的压力。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后会得抑郁症的原因,大约就是家庭环境没让产妇的精神得到放松。比如有些婆婆会觉得自己当初就是那么过来的,独自带娃什么的,儿媳如果做不到就是娇气。也比如有些丈夫会觉得女人生娃带娃是天经地义的,所谓女主内男主外,自己要忙工作,自然管不了孩子的事。

本想再码点,时间有点晚,就这样吧。